说起东郊到家,应该有不少人都在小区电梯或者写字楼电梯里看过它那绿白相间的海报广告,容貌姣好、曲线曼妙的年轻女性身着紧身制服,面露职业微笑,配合着“24小时,随叫随到按摩”的文案,直白程度和椰树椰汁广告不相上下。
你可以说它土,说它low,说它不入流,但唯独不能说它没效果,这些广告虽不高雅,但精准拿捏着他的目标客群。
或者你完全可以反向来思考这个问题,从成本投入来看这些广告的投放点位并不算便宜,但是你却能一直看到,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就说明它你一直能带来转化。
到了2021年,东郊到家再度加码营销,在线上,通过与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建立合作,靠平台KOI来提升品牌曝光,在线下,也通过与分众、目标、城市纵横三大电梯媒体建立了长期合作,占领电梯屏幕、高铁靠背、出租车广告位等高流量点位。
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帮助东郊到家打响了品牌,也带来了营收的营收增长。
投融资平台“鲸准”App显示,东郊到家预计2024年营收为38亿元、2025年为65亿元,其目前估值为35亿元,而这也正是东郊到家冲击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信心来源。
根据东郊到家官网显示,截至去年三月,公司已经在全国成立了28个运营中心,注册用户超千万,而在2019年,这个数字还仅有10万,平台目前签约的技师也已超过2.5万名,如此的发展态势,不得不说东郊到家确实有两把刷子。
在2018年上线之初,东郊到家采取的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但就是这样“靠两条腿走”,也难掩东郊到家的难看业绩,一年时间过去,公司的日接单量稀少依旧,东郊到家官网显示,2019年日接单量不足30单,账面亏损达到了300多万。
紧接着的口罩事件,本来就资金吃紧的东郊到家更加捉襟见肘,不得不关闭了线下所有的门店,不过,这黑天鹅事件也给东郊到家带来了一丝转机。
凭借在互联网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汤帆开始发力线上渠道做营销,开始高频开启线上培训,很快,东郊到家的技师团队规模很快就突破了百人,成都分公司也随之落地。
聚焦线上也让东郊到家尝到了甜头,据汤帆透露,在公司成立一年七个月后,东郊到家就实现了收支平衡。
那么,东郊到家的利润从何而来?答案也显而易见,那就是抽佣技师的提点。
进入东郊到家APP,我们可以看到平台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有按摩和调理两大类,一次的单价从218元到498元不等,价格不算便宜。
但平台对于技师的抽成比例也着实不低,最少的在20%,最高可达50%不等,为了能让技师去接更多的单,平台会给予那些接单量高的技师优待。可以说,技师就是东郊到家最核心的资产,也是最直接的利润来源。
尽管东郊到家一再表示公司是正规平台,提供的服务都很绿色,外界那些平台涉黄的纷纷扰扰如纯属技师个人行为,公司对此也会予以严肃处理。
此外,东郊到家还表示公司已起草并执行《平台商户违规治理白皮书》,基于AI大数据模型开发了一套涉黄专项管控体系,将对违规商户的预警准确度提高了400%。
但鉴于上门按摩服务的特殊性、私密性以及难证伪性,东郊到家还是很难逃脱外界的有色眼镜与异样目光。
尤其是在不少女性群体眼中,东郊到家几乎与招嫖软件几乎画上了等号,“只要钱到位,什么服务都可以提供”。
前不久,就有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教大家识别朋友圈中的瓢虫,直指东郊到家,帖子中称,可以通过微信搜索“东郊到家”公众号,看看朋友圈有多少好友关注了该账号,用于辅助识别那些潜在的瓢虫,掀起了一股“鉴瓢热”。
今年315期间,东郊到家就被多家媒体曝出平台技师涉嫌擦边、涉黄等,一同被点名的还有首约到家、星河到家、爱尚往约等。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能搜到不少消费者对于东郊到家的投诉,投诉问题包括技师真人与照片不符、手法不专业、服务时长上来就营销引导加钟甚至暗示可提供色情服务、平台对于客户投诉冷处理等等。
事实上,东郊到家频陷涉黄漩涡,和它的运营模式也有很大关系。
东郊到家一边需要依靠技师来给企业造血,一边却又为了避免担责努力在与技师划清界限,虽说技师是平台签约的,但是与平台的关系却十分松散,技师们需要自己办理个体户营业执照,与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一旦风险发生,责任第一人都是技师而非东郊到家,平台给予技师的保障也十分有限,从长远来看,这样一种模式会存在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不利于东郊到家业务模型的驱优驱精,一旦走过野蛮生长期或者入局者增加,都会很快分食掉东郊到家的市场。
对于东郊到家而言,想要IPO成功,规模和利润表现固然重要,但合规与稳健经营亦不可或缺,资本市场不是儿戏,不是靠打打广告扯扯头花就能轻松过关,东郊到家能否圆梦资本市场,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